最近在学法时感觉更静更入心,所以在学《转法轮》“妒嫉心”这章的时候,法也点醒了我:“我们在高层次上看,在另外空间存在的人的一生在那里摆着呢,能一样吗?都想平均,他那人生里没有,怎么平均?不一样的。”
我认识到,别人得到好处了,是因为命中有,自己没得到是因为命中没有,这里面有德与业力的关系,也有因果和命中安排的原因在,在另外空间的物质也在那里摆着呢,都是神安排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要求自己在遇到矛盾时必须要这样想,改变妒嫉心产生的旧的思维模式。
说来也巧,正在写这篇交流的时候,突然又听到别人说了一件很好的事,公司别的部门都有份,可就自己和自己所在的部门没份,那个失落的劲儿又有点上来,妒嫉心的考验马上就来了!那我只能要求自己,还是得这样想:别人命里有,自己没有。就得认这个命,就得在面对利益时放这个心。
《转法轮》中还讲:“我给大家讲这样的理,常人不能够认识到的理:你看你啥都行,你命中没有;他啥都不行,可是他命中有,他就当了干部了。”
法里再次讲了,命中有和无的道理。常人不认命,不信神,不相信命运是被神安排的,所以才会奋斗一生,为自己创造更舒适的生活条件。那修炼人就得反过来看,就得认命,就得相信这都是神的安排。
我也认识到羡慕就是导向妒嫉的前奏,常人会由爱生恨,由羡慕变成失落再变成妒嫉再变成更坏的心。那修炼人就得顺着这个心往它的源头找,断绝源头才能更彻底的去掉它。
看别人开好车,住好房子,物质条件好,心里偶尔也会有落差。常人还讲个淡泊名利,更别说修炼人,这些都要看淡。但难度在于,不和常人比,在同修圈里也会存在比较,同修之间也会看谁换了好车了,买了大房子了等等。
这让我想到了广州讲法里师父举的释迦牟尼佛弟子比较要饭碗的例子,比较金的、银的、铜的要饭碗,和现代社会比个车比个房子,其实都是物质条件的比较,东西不一样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也许将来同修们都展现出来了功能,难道还要互相比较功能的大小和不同吗?如果现在不去这个妒嫉心,以后把握不好掉下来也是可想而知的。
讲妒嫉心问题时法中还要求修炼人要随其自然、要心理平衡、要去掉争斗心等等,越学越看到这段法里讲的东西其实很多,也教给了我们如何去掉它的方法。
同修还有很多关于妒嫉心的交流,再往深挖源头还有为私为己的因素等等。我最近的认识就是这些,希望也能对同修有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