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激進”和“偏激”想到的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二三年九月十三日】一次,我写交流稿时想要用“激進”一词。搜索一下师父讲过的相关法理,用“激進”居然没查到一处,改用“偏激”搜索后查到了好几处。

后来我悟到,“激進”一词也许是不对的,因为“激”不会导致“進”,如“進步”、“進展”等。而“偏激”一词的内涵才是对的,这词本身就表明了“激”是“偏颇”、“偏离”、“走偏”的等等。

个人理解,词汇本身对人心理的影响也是有的。“激進”一词,给人的感觉是,虽然过激但似乎还是有作用的,还能带来進展;而“偏激”一词,会让人知道,“激”是错的。

通过学法,我理解到,激动、激情、过激、冲动等是不好的,而平和、理性才是好的。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中庸之道,不极端不偏激,讲平和、平淡等,提倡诸如“心平气和”、“淡泊宁静”、“淡中滋味长”、“宠辱不惊”、“君子之交淡如水”等品性。

中共的党文化则推崇极端,给人灌输偏激。我感觉,现在人们习以为常的很多词汇,都与党文化下的情绪或心态等有关,比如激情、激动、高亢、慷慨激昂、轰轰烈烈、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好高骛远等等。这些与“激”有关的,有失平和、平淡的,恰恰是修炼人应该去掉的,不但无法“進”反而是“偏”了。

师父说:“无理性的激情,失去理智的疯狂,其实那已经是在激发负面的东西了。而平和状态才是善的,实际那才是真正人的状态。”(《音乐与美术创作会讲法》〈音乐创作会讲法〉)

“中共邪党那个社会做什么都是极端的!这个社会做什么都是留有余地的,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的,你可能受不了。你得受的了,你得那样去做。中国大陆真的是这样,什么都极端,连开个餐馆都叫“皇中皇”、“王中王”、“天中天”。”(《各地讲法十四》〈二零一六年纽约法会讲法〉)

我感觉,我们很多人受党文化影响,没真正理解到“平和”及“平淡”等的价值。计划做个什么事儿,出现的情绪及想到的方法首先都是带有“激”的,觉得那才带劲儿,不大会平和平静的理性思考。

一位同修在心得中提到,感情平静,情绪想法平凡,才容易坚持做一件事。容易感动、激动,往往难以持久。中共用做宣传的文艺作品,往往把一些故事写的“特别”,“特别艰苦”,或“特别惨”、“特别爱”,似乎不弄点“特别刺激”的作“典型”,使人心里翻腾一下,就难以罢休。

蒋介石好像说过中共那套不能长久,因为中共那套走极端。蒋介石又名蒋中正。保持中正的传统的态度,才能使天下维持长久,才是符合天意的。

一点体会,不当之处,请慈悲指正。

【编注:本文代表作者当前修炼状态中的个人认识,谨与同修切磋,“比学比修”。】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