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境界

更新: 2019年04月16日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一四年四月十七日】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的后来成为了终生的信仰。而到底爱有多深,信有多坚,那就只有当考验、检验来临的时候,才能真正见出分晓。

一、叶公式的爱好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象失了魂似的,脸色骤变,不能控制自己。这就是叶公好龙的故事。

叶公爱好龙,谈龙、画龙、雕龙,其实喜欢的是他心目中的龙的样子,而不是现实、客观的、活生生的真龙。所以,当真龙来到他的面前时,他才惊慌失措,魂不守舍。

修炼中也是一样。有人喜欢读佛经、喜欢炼功,其实向往的是他心目中修行——祛病健身、长生不老、极乐自在。这样的人按照自己的向往修道,当现实与理想有差距、矛盾、冲突时,特别是魔难重重时,就会象叶公一样怀疑、害怕和恐惧。其实他们的爱好是浮于表面的、是口头上的,是说给人听的,也是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

二、犹大式的追求

犹大亲眼看见基督医治病人、驱赶邪灵和起死回生的神迹,从而追随基督。犹大负责管钱,要筹款,要应付这小群人的需要并周济穷人。虽然他天天在听基督讲道,看基督无私的生活,却始终不改自己贪婪的癖性。当他为基督服务时,常常从中拿些出来给自己作酬劳。并自认为理所应当,但在上帝眼中他是个贼。众门徒很重看犹大,他也自以为有了不起的理事才干,并时常以此向人逞能。

犹大追随基督,但他根本没有接受圣灵的陶冶改变自己,放弃贪财的欲望和争强好胜的野心,而是要在修行中得到自己的利益,证明自己聪明过人的能力,追求到的地位。他经手的那点钱,对他就是经常性的试探。他没有经过检验,也一定会为了钱财背叛。

我们也应该时常拷问自己,在修炼中,我们放下了什么?我们为什么有时会耿耿于怀、愤愤不平,我们在争什么?求什么?修炼是要放下名利情的,如果我们在证实法中还助长着名利情,那么我们是在修,还是在求?

三、约伯式的纯洁

约伯记出自《旧约》。约伯是一个义人,一个敬畏神的人。神也祝福他,使他拥有很多家业儿女。魔鬼撒旦在地上行走,看见约伯就去神那里控告他,说他是因为神赐给他各样的丰盛,所以才敬畏神,如果神收回一切他就会背叛神。于是神允许撒旦去剥夺约伯的财富但不准他伤害约伯的身体。而约伯并没有离开神。撒旦不甘心,再次向神说,约伯还没有背叛神是因为还没有伤害到他的体肤。于是神允许撒旦去攻击他的身体,使他全身上下长满了疮。约伯很痛苦,连他的妻子也让他离弃神死了算了,但他没有这么做。他的朋友也来指责他。他虽然不明白神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但他并没有在内心和言语上埋怨神,依然没有背叛神。他最终成为信徒中的榜样。

相信神,没有苦难的时候,很多人都能做到。当人一无所有、遍体鳞伤的时候,还无怨的信,很少人能做到。人对神的信心,不应建立在得奖赏或成功的基础上,而应该纯洁到无私无欲的敬仰、热爱、追求、践行。并且真信仰,就越是苦难,越是信仰。

四、信仰的境界

老子讲了闻道的几种境界:“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2]。

修行也有几种境界。第一种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的。这种人可能刚刚入门,心血来潮,热情高涨,常常口不离佛,但不读经,一生病就怕死;第二种是半信半疑的、半推半就的。这种人,有的是为了避难,有的是来求福报,都是有所图的。这种人心也动,行也动,但是总是一半人心一半佛心,想得到佛的,又怕失去人的,愿意行善,又不愿吃苦吃亏;第三种是用生命去信仰,让信仰溶于血液。在信仰中成为更新的生命。他们没有不能舍弃的,他们没有抓住不放的,他们用灵魂去同化信仰,用性命去践行信仰。

五、终极思考

东方佛教中描绘了一个西方极乐世界,修净土的可以往生;西方基督告诉他的信徒,“信我者可去天国”。那么,从古至今的人们,都是为了自己将来更好的归宿在修吗?

宗教中有很多神迹,基督被钉死,三天后复活,人们从此认为他是神。那么,如果基督不复活,他就不是神吗?

有人认为,信佛可以发更多的财;有人觉得,信神可以得到保佑;有人相信,拜佛可以子孙兴旺。其实,这种信都是常人之信,也是有求之信。信仰的入门可以从这里开始,但是信仰的核心绝不是利益。如果,信仰不能给今生带来幸福,如果信仰不能保证来生极乐自在,那么人还要不要信仰?

我们的回答是,依然要信仰。因为真正的信仰是为了自己能够同化宇宙的特性,成为宇宙中一个好的生命;信仰是为了能够担当起保卫宇宙的责任。师父说:“修炼是没有任何条件的”[3]。师父说:“什么是佛?如来是踏着真理如意而来的这么一个世人的称呼,而真正的佛他是宇宙的保卫者,他将为宇宙中的一切正的因素负责。”[4] 信仰不是为了既得利益,也不是为了来生的福报,真信仰是无私的,是为他的,是责任、是义务、是生而为人的使命。

我们发现,很多人在修炼中都只能是得到一点,相信一点,看见一些,相信一些,这样的信仰是有漏的,是经不起考验的。师父说“任何压力不都是考验对佛法根本上能不能坚定吗?根本上对法还不坚定,那什么也谈不上。”[5]

有的同修学法炼功都很积极,但是难受了,就想不通了,那么为什么遇到这样的考验,这个难要检验的是什么?其实这个难检验的,就是他的信足不足,他的学法炼功是发自内心的信,还是想求得祛病健身。师父说:“有的人干脆怎么讲他也不相信,还是常人中的实惠。他抱着固有的观念不放,而造成他不能够相信。有的人就想治病,我这里一讲气功根本不是用来治病的,他思想就反感了,从而再讲的东西就不相信了。”[3]真信,就不求常人的实惠、得到;真信,就不求治病;真信,就不论有没有病都信。

在西方结婚誓词中有这样的问话,你是否愿意“无论生病或是健康、富有或贫穷,始终忠于他,直到离开世界?”爱情是常人之情,尚且需要无论病健、贫富的忠贞,那么人对神的信仰,更应该远远超越人的这种忠诚。

问问我们自己,能不能做到无论疾病或者健康、富有或者贫穷,始终如一的信仰神。

信仰是有境界之别的,是有层次之分的,不能长期停留在一个境界中,要升华思想,才能靠近神,才能走向神。


注:
[1] 李洪志师父诗词:《洪吟》〈实修〉
[2] 李洪志师父著作:《法轮功》〈第三章 修炼心性〉
[3] 李洪志师父著作:《转法轮》
[4] 李洪志师父著作:《导航》〈美国西部法会讲法〉
[5] 李洪志师父著作:《精進要旨》〈为谁而修〉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