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浅析“修身”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2005年7月28日】在中华神传文化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也就是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根本。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却因其重要的道德内涵,而被称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大学》本是秦汉时期的儒家作品,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大学》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道德的至善境界。

《大学》中说:要明明德,就要先治国。要治国,就要先治家;要治家,就要先修身。[1] 从天子到平民老百姓,任何人都要以修身为本,没有例外。[2]

那么,如何修身呢?《大学》里提出了“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加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目”。

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欲望的偏向。人类不可能避免忿愤、恐惧、好乐、忧患等感情,但防止、克服不正当的感情、欲望是人必须要努力做到的。

所谓“诚意”,就是要不自欺,要慎独。在与别人相处时是这样,在独处时也应该是这样。内心如此,表现于外更是如此。

“格物”和“致知”是八目的基础,所格的“物”,所致的“知”都是指伦理和道德原则,是指修己治人的道德修养。也就是说,先要知道什么是道德标准,才能够做到真正的诚意,然后才能真的正心;意诚心正了,才能开始修身。

“修身”是“八目”的基本,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即把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地步,也是《大学》中讲培养人的最高要求。只有修好身,才能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包括哪些方面呢?孔子在答鲁哀公时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虚静以待。二是谦虚谨慎。三是恭敬信让。四是重忠信。
五是操持专一。“见利不记忘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六是刚毅木讷,“可亲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
七是杀身成仁。“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
八是风纪端正。九是为民请命。
十是“博学”、“笃行”、“不淫”、“不困”、“慕贤”、“容众”、“毁方”、“瓦合”。
十一是选贤与能。十二是谦让待友。十三是保持品德的纯洁。
十四是高风亮节。“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
十五是交友重道。“行本方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十六是以仁为本。

孟子曾把人应有的人格操守,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概括。

修身除了“怀仁”还要“知礼”,所以孔子曾教诲他的弟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弟子们的言行举止合乎礼的要求。古人所表现的诚心、笃实、勤劳、节俭,廉洁、宽厚等品性,都离不开礼的熏陶。

[1]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2]原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